溫馨提示:為節省您的手機流量,文章內容簡短,有任何疑問可 點擊在線諮詢 與我們在線交流。
子宮內膜過度增厚(子宮內膜厚)不僅可能引發異常出血,更與不孕、癌變風險相關。究竟內膜多厚算異常?該如何透過「子宮內膜檢查」與治療控制生長?本文由婦科專家解析內膜增生的潛在風險,並提供實用控制方案。
子宮內膜隨月經週期變化,正常厚度範圍如下:
月經期:1-4mm
增生期(排卵前):5-7mm
分泌期(排卵後):8-14mm
若超聲波檢測顯示「子宮內膜厚度」持續超過 15mm,或絕經後內膜>5mm,即屬異常增厚,可能導致:
異常子宮出血:經期延長、經量過多,嚴重者需輸血治療。
不孕與流產:內膜過厚影響胚胎著床,自然懷孕率降低30%-50%。
癌變風險上升:複雜型增生(尤其合併細胞異型)的癌變機率達 23%-30%。
統計顯示,約25%因異常出血就診的女性確診子宮內膜增生,及早介入可避免惡化。
1. 異常子宮出血
經期超過7天、經量過多(每小時需換衛生棉)
非經期點狀出血,長期恐導致貧血
2. 不孕與反覆流產
過厚內膜影響胚胎著床穩定性
合併息肉或增生時,流產風險增3倍
3. 子宮內膜癌前病變
單純性增生癌變率1%-3%,複雜性增生癌變率高達29%
高風險族群:肥胖、多囊卵巢、長期無排卵
4. 荷爾蒙失調惡性循環
雌激素過度刺激內膜增生,抑制黃體素平衡
1. 藥物治療
黃體素調控:口服地屈孕酮或放置蜜蕊娜環,抑制雌激素作用
口服避孕藥:調整週期,減少內膜過度增生
新型標靶藥物:如GnRH拮抗劑,適用於頑固性病例
2. 手術介入
子宮內膜刮除術:快速止血並採樣化驗,適用於急性出血
宮腔鏡內膜消融術:深圳怡康醫院採用第二代熱球系統,破壞過厚內膜基底層
3. 生活型態調整
控制體重:BMI>25者減重5%-10%,可降低雌激素濃度
抗炎飲食:多攝取Omega-3、十字花科蔬菜,減少精製糖與紅肉
4. 定期追蹤檢查
超聲波:每3-6個月監測子宮內膜厚度
內膜活檢:高風險族群每年1次病理篩查
分層治療系統:
輕度增生:中藥週期療法+黃體素調控
複雜增生:宮腔鏡削薄術+長效GnRH針劑
微創技術領先:
海扶刀無創消融,保留子宮生育功能
術後3天恢復日常活動
跨境醫療配套:
港澳患者「當日檢查治療」專案
中英文報告支援保險理賠
Q:內膜厚一定要刮宮嗎?
不一定!若無異常出血或癌變風險,可先用藥物控制。
Q:停經後內膜增厚需切除子宮嗎?
優先進行內膜活檢,若為單純增生可藥物治療,僅惡性病變需手術。
Q:自然療法能改善內膜厚度嗎?
輔助有效!針灸降低雌激素活性,維生素D3調節內膜容受性。